基板 F.A.Q.

網站更新紀錄

01/10/2004
基版FAQ 改版完成

天文學證明伯利恆之星的存在?

章 1. 真的有「伯利恆之星」嗎?(節錄自:《瞧!這個基督教》)

何永坤

文章提供: 脫苦海

05/2001

在七十年代末期,很有些天文學家對這顆所謂「伯利恆之星」都作過一些研究,分別先後宣稱可能是那一顆星或某幾種星體的匯合,並且由此推算耶穌在耶元前或後那一年出生。

但我對這種研究與推算卻有不同的見解,認為這是給「馬太福音」作者的欺騙。因為研究及推算星體出現循環周期在耶元前或後的年月日,是必然肯定那年確有一顆所謂「伯利恆之星」。如果根本沒有這顆「伯利恆之星」出現,也沒有什麼「東方三博士」或「波斯三僧侶」(MAGl)來朝見嬰兒的耶穌,則這種對星體出現在那個時代的研究與推算,就被欺騙了。

這顆所謂「伯利恆之星」,其荒誕的描述,顯出馬太福音作者的愚蠢。因為從自轉的地球上看星體,從沒有一顆光亮的明星會在天空上長候兩年之久,或周期只兩年。

因為這顆「伯利恆之星」第一次出現時候,即東方三博士在東方看見在天空已經出現的時候;「伯利恆恆之星」第二次出現天空是三博士見過希律王後到達伯利恆的時候。那時耶穌經已兩歲或接近兩歲了,因為希律王知道三博士不辭而別,大怒之下,差人將伯利恆城中「凡兩歲或以下」的男孩都殺光,可知東方三博士自東方出發經過兩年或很接近兩年的時間才到達伯利恆,亦可見那顆所謂「伯利恆之星」長掛在天空近達兩年之久,或出現地球上空的周期只有兩年。這顆聖馬太炮製的星,考死天文學家。

希律王差人要殺盡兩歲以內的小孩子,當然因為東方三博士告訴希律王,知道他們已在兩年或接近兩年之前從東方出發至今,可知東方三博士再次見到那顆星和到達伯利恆朝見小孩子的耶穌,已達兩年了。這亦即是說,這顆所謂「伯利恆之星」在天空懸掛了兩年,或出現的周期只兩年。

我們知道,太空中大多數星體,都依著它的物理性來運行。我們在地球某一天看見一顆星體,有些將會在某一年某一天再次出現,因為科學家可以從它們的周期推測星體下一次再出現的時間。

例如火星衝日的周期是十五年和七十九年兩種,我們在一九五六年看見火星衝日;在一九七一年再見一次;到一九八六年又見一次。同樣,哈雷彗星的周期是七十六年左右,我們在一九八六年看見一次,又可預測再過七十六年的耶元二○六二年再出現一次。

由於星體出現的周期性,所以引起一些天文學家表現他們的存在,紛紛宣稱他們所指的某星是「伯利恆之星」,曾於周期性的耶元前或後出現;就是耶穌出世的日期。現在我抄引一些手頭資料出來,洋洋大觀,可作茶餘飯後笑談。

一九七八年美國美蘇里州天文學家柏德遜預測一九八二年出現的一次恆星匯合,曾在二千年前出現,這就是馬太福音說東方三博士到伯利恆朝見耶穌降生時的星宿。這即是說,耶穌降生於耶元二十二年。

翌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物理及天文學家大衛.曉士出版他寫的「伯利恆的秘密」指出,伯利恆之星其實由木星、土星及雙魚座的大匯合發出強光所形成;據聖經說伯利恆之星引導東方三博士前往朝見耶穌,發生於耶元七年九月十五日。

同年,美國東蘭盛大學維多教授宣稱,伯利恆之星其實是木星、火星的「三度匯合」所發出的亮光。此木星、火星的三度匯合曾在耶元前七年出現,可能就是「伯利恆之星」。

一九八二年耶誕節那天,美國馬利蘭州「考古天文學中心」主任迦遜博士宣稱,這顆伯利恆之星其實是由兩枚行星於越過天空時,剎那間合成一個單獨的發光體所致。

但帕沙第納的「聖經研究基金」組織負責人馬田博士認為迦遜博士所說不確,而是他早年的理論所指出,是由於木星引起的。他說,耶元前三年九月中旬,木星最接近獅子座的第一顆星而引起,這顆第一星之名意即「國王」,表示猶太人中一位新王的誕生;東方三博士在耶穌誕生十五個月後,才來到伯利恆朝見耶穌。

這個所謂「聖經研究中心」,無疑首先肯定有東方三博士朝見耶穌的事,而又附會獅子星座第一枚星名稱「國王」象徵耶穌。我現在談談這位馬田博士的理論中之破綻。

「聖誕研究基金」的馬田博士,他認為伯利恆之星是耶元前三年九月中旬,木星最接近獅子座的第一顆星「國王」發出光亮的原因。

  1. 查遍我的天文星座書及星占圖的十二宮,都找不到獅子座有一枚稱為「國王」的星。但無論如何,十二星座是巴比倫的迦勒底人應用太陽和月亮例行經過的十二個主要星座而建立黃道十二宮的概念,所以如果獅子座第一枚是名叫「國王」,也只是用以象徵耶元前六二五年建立迦勒底王朝的巴比倫國王那波勃萊薩,或他的紐承者尼布甲尼撒二世,必不會留給將猶太國滅亡的尼布甲尼撒的俘虜奴隸後裔耶穌。

  2. 行程不是可以用尺在地面量度得出的,有些路程平坦,有些則山川阻隔或沙漠廣闊而致道路維艱,所以沒有理由說東方三博士(其實是波斯火祆神教的祭司 MAGl)在耶穌誕生時只用十五月時間就到達伯利恆城。希律王不是要殺盡一歲或以下的小童;也不是一歲半以內的小童;亦非兩歲半以內的小童,而是要殺盡兩歲或以內的小童,可知東方三博士從波斯步行到伯利恆,需時兩年或非常接近兩年。但十五個月或兩年都不是問題,只要那位馬田博士研究聖經,是不是確認為木星接近獅子座時的光亮長達十五個月或兩年?

木星繞日的循環周期是十一年十個月另十七天,經過十二宮的獅子座當然也需時近十二年,總不是十五個月或兩年周期的伯利恆之星。因此,將「馬太福音」作者炮製一顆伯利恆之星當作天空真實的星體來考查,都是枉費心機!

大多數人,包括基督徒,都沒有留心馬太福音中提及希律王要殺盡兩歲以內的小童,就是表現東方三博士自耶穌出世之夜見到伯利恆之星才開始前往伯利恆,是需時兩年,亦即耶穌已兩歲了。所以他們從十二月二十五日耶誕節過後的十二天,即每年一月六日「主顯日」說成是三名波斯祆教祭司來到伯利恆禮拜耶穌的紀念日,有些基督徒稱這天為「三王來朝」。因此認為東方三博士自耶穌誕生時來到伯利恆禮拜耶穌,只有十二天。這個笑話是由錯誤見解引起的。

一月六日「主顯日」的希臘原文是「顯出」、「顯示」、「表示」的意思。這個節日由各國與傳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義,約可分三個:1. 三名波斯僧侶抵達伯利恆禮拜耶穌及瑪利亞;2. 約翰在約旦河為耶穌洗禮;3. 耶穌在加利利與他的母親參加迦拿的婚禮(使水變成酒)。

既然「主顯日」有上述三種不同意義,所以就不能硬定是東方三博士在一月六日抵達伯利恆禮拜耶穌的日子。事實上,耶穌也非真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出世的,所謂「主顯日」也只是一種象徵性吧了!

章 2. 伯利恆之星不可能是星

S. C.

05/2001

照馬太福音記載:

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

首先,星體不會特然出現,和以人的速度移動。撇開這點不說,當時耶穌是「猶太人的王」,沒有人知道,連他自己和父母也不知。所以,博士是單靠星的指引,而找到這戶人家的。約瑟是木匠,即使不再住馬槽,也不會住大屋,最多住普通房子。

由假設當時的平房的大小是十米乘十米。假設那東方博士是天體物理學博士,他們的測量誤差是萬份之一度,那麼,這星離地的高度大約是 1745 米 (h=10/arctan(0.0001)) 我們只能靠星指示方向,但不能靠星來確定位置。不信大家等一個無雲的晚上試試就知:和女朋友相約在「月亮下相見」。如果居然能碰上,兩位成親之日,小弟願意奉上禮金若干。

其實新約中很多是神話,或象徵語音,連正統神學家也不否認,所以,我們不必太執著。